通訊員 張琳琳 鄧瑞
郁郁茶山見證文化惠民連臺好戲,聲聲鄉音激活群眾文化蓬勃生機。每周五晚,白河縣宋家鎮太平社區文共體聯合子中心廣場上如約蕩著歌聲與歡笑,“茶香大舞臺,有才你就來”群眾文化活動正如火如荼地進行。沒有華麗的燈光音響,沒有專業演員陣容,群眾就是舞臺的主角。一場場充滿“泥土香”“草根味”的演出,正是該鎮深化“文共體”建設、推動文化惠民落地見效的生動實踐。
“一去二三里,煙村四五家,樓臺六七座,八九十枝花,步進大舞臺,話筒手中拿……”焦贊村村民貢宗貴自編自演的脫口秀《鄉村大舞臺》一開場就點燃全場。從防范電信詐騙到倡導新民風,從鼓勵公益善行到宣講政策法規,句句接地氣、有內涵,引得臺下掌聲笑聲連連。隨后,非遺傳承人孫頌庭手中的漁鼓筒一響,滄桑中充滿情感的《老來難》曲調流淌而出,古老技藝的魅力穿越時光,讓現場觀眾沉醉于傳統藝術的深厚底蘊之中。
每期登臺的歌曲、舞蹈、器樂演奏等10余個節目,都由群眾自排自演,觀眾或凝神欣賞,或隨聲附和,或用手機記錄,現場匯成一片歡樂的海洋。截至目前,“茶香大舞臺 有才你就來”活動已舉辦3場次,吸引周邊群眾超1000人。
自“文共體”建設以來,該鎮整合綜合文化站、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所)、村(社區)綜合文化服務中心等資源,建成1個鎮級分中心和磨坪、太平、雙喜3個聯合子中心,打造書畫室、活動廳等功能區70余處,摸排培養鄉土文化人才180余人,結合特長、興趣愛好成立特色文藝服務隊,通過機制、設施、服務、力量“四個一體”貫通,推動公共文化服務從“零散化”走向“常態化”,讓群眾從觀眾變成“主角”。
與此同時,該鎮堅持“四個結合”創特色,推動文化與產業、善治、生態、旅游深度融合。不僅讓文化活起來,更讓群眾富起來、鄉村美起來、民風好起來。
“文共體建設”不僅臺前熱鬧,幕后同樣文化氣息濃厚。在文共體鎮分中心書畫室,書法愛好者柯希峰與退休教師徐老師一道揮毫潑墨、靜心練字。“鎮上有了這么好的一塊文化陣地,我們寫字畫畫也有去處!”柯希峰說。而在太平社區聯合子中心廣場上,劃龍船等傳統民俗展演也隆重登場,讓逐漸被遺忘的鄉村文化重新煥發生機。
演的是身邊事,唱的是心中情,聚的是村民心。“茶香大舞臺”沒有門檻、不限形式,群眾編、群眾演、群眾看,正成為宋家鎮新的文化名片。
“文化只有扎根民間,才能生生不息。我們將繼續以群眾需求為導向,整合資源、創新形式,做優‘茶香大舞臺’等接地氣、聚人氣的文化活動,真正實現文化為民、文化惠民、文化樂民。”該鎮相關負責人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