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邵歡 程遠淋 萬靜
在嵐皋縣,一場以“村BA”為名的籃球盛宴正在熱鬧進行中。該縣借力賽事形成的人氣,推進“體育+”模式融合發展,成為“群眾辦賽、群眾受益”的生動典范。
近日,該縣“村BA”宣傳團隊捕捉到觀眾席上的一個溫馨瞬間:比賽間隙,6歲的劉嵐溪朝著直播鏡頭高高舉起自己的獎狀,自信純真的笑容打動了無數人。這份質樸與本真,也成為賽事中最動人的力量。
“因為我喜歡籃球,而且這是我們家鄉自己舉辦的比賽,我每天都在看。開心的事當然要在這里分享。”劉嵐溪用稚嫩而真摯的話語,道出了對“村BA”的喜愛。不少學生也把賽場視為展示自我的舞臺,紛紛展示獎狀、錄取通知書等,用青春活力為賽事增添別樣色彩。
眾多商戶也巧妙借助“村BA”帶來的流量,在觀賽之余宣傳自家產品與服務,不斷提升品牌知名度、拓展業務渠道。“這次賽事在家門口舉辦,給我們個體戶帶來了很多機會,比賽期間訂單量翻倍增長。”小石頭啵啵魚嵐皋店店長李遠洋興奮地說。
每晚賽事結束后,賽場上的活力仍以另一種形式延續。作為美食聚集地之一的廊橋,成為球迷們賽后聚集的熱門地點。大家三五成群,熱烈討論精彩瞬間,分享支持的球隊和球員表現。
位于廊橋二樓的小祝夜市,因味道地道備受顧客青睞。“村BA”開賽后,店里總是座無虛席,全家人齊上陣。雖然辛苦,但大家臉上都洋溢著幸福的笑容。
“我們從2007年開始做夜市,到今年7月就滿18年了。一家六口的主要收入都靠這個小店。‘村BA’開賽后,銷量明顯提升,以前晚上10點多差不多就收攤了,現在凌晨兩三點還有顧客。”張學琴一邊熟練地幫丈夫打下手,一邊笑著說。小店生意的火爆,不僅改善了張學琴一家的生活,也為周邊產業帶來發展機遇。
“村BA”商圈的打造成效顯著:各類業態蓬勃發展,共新增300余戶經營主體,其中包括51戶“村BA”集裝箱集市商戶,為賽事周邊注入了別樣的商業氛圍;成功盤活彩虹橋至二橋的84戶店鋪,使原本閑置的商業空間重煥生機;嵐河步道新增小吃攤100余戶,有效滿足了游客和球迷的餐飲需求;村民大舞臺周邊增設60余個攤位,集文化展示與商業交易于一體,極大豐富了當地文化商業活動;新增6輛網紅車,成為商圈中一道獨特的風景線。
此外,“村BA”的熱度還帶動了30余個本土產業發展,從農產品種植加工到手工藝品制作,從餐飲服務到物流運輸,形成了一條完整的產業鏈;@球主題文創產品、特色農產品銷售及周邊餐飲和住宿行業紛紛迎來客流高峰。這一系列發展也創造了大量就業機會。據統計,賽事期間共解決2256人就業。
從“借勢”到“造勢”,嵐皋“村BA”以籃球為紐帶,激發全民參與的熱情;以賽事為引擎,為鄉村振興注入了持久動力。